当绿军装换成红马甲,他们用奉献为老年生活“镀上暖阳”
当绿军装换成红马甲,
他们用奉献为老年生活&濒诲辩耻辞;镀上暖阳&谤诲辩耻辞;
在深圳福田区新田社区的街巷里,总有一群佩戴红星徽章的银发身影穿梭不息。他们是由基建工程兵退役老兵昝仕清带领的老年人协会志愿者,用军人特有的坚韧与温情,在社区治理的舞台上续写着别样的人生华章。2025 年上半年,这个由退役军人担纲骨干的老协组织,以 “百千万工程” 为指引,编织出一张覆盖治安巡逻、文化教育、健康关怀的服务网络,让300 余位老年居民在学习中收获快乐,让 500 多人次在科普讲座中提升健康意识,更让整个社区在 “银发力量” 的推动下焕发出蓬勃生机。
红星闪耀,退役老兵的社区巡逻战
"立正,稍息!今天巡逻重点检查楼道堆物和消防设施。" 每周一清晨,76岁的昝仕清都会穿上洗得发白的迷彩马甲,带领红色巡访团开始一天的工作。作为基建工程兵出身的老党员,他把部队里的纪律性带到了社区治理中,这支由退役军人、军嫂和党员组成的巡逻队,已坚持风雨无阻巡逻 1876 天,累计发现并整改飞线充电、消防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 432 处。
76岁的陈宝老兵至今记得前年台风天的那个夜晚。狂风裹挟着暴雨拍打窗户时,他和昝仕清打着手电筒巡查老旧小区,发现 3 号楼屋檐下的电线被树枝挂断,火花在雨幕中时隐时现。两位老兵不顾危险,一边用雨伞遮挡漏电处,一边拨打供电抢修电话,在暴雨中坚守 1 个多小时,直到电力工人赶到现场。"当年在基建工地我们就是敢死队,现在守护社区安全,老兵本色不能丢。" 陈宝粗糙的手掌上,至今留着那次抢险时被树枝划破的疤痕。
每个周五的下午在新田社区的“幸福小屋”坚持做义工。陈宝、马占春、张宝祥等五位老兵组成的便民服务队,已在此坚守 6 年。他们自备磨刀石、理发工具和缝纫机,为居民提供免费服务。83 岁的独居老人李阿婆每次来缝补衣服,都会带一小袋自己晒的桂圆干:"这些老兵比亲兄弟还贴心,我这衣服补丁都是他们给缝的。" 据统计,他们累计为居民义务理发 1200 余人次、磨刀 800 多把、缝补衣物 500 余件,《深圳基建工程兵》公众号曾以《五位老兵的 "星期五之约"》为题专题报道他们的事迹。
护考先锋,考场外的迷彩守护者
"同学别紧张,笔芯多备了几支。"2025 年 6 月 7 日清晨,昝仕清带着 12 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在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考场外忙碌。他们穿着统一的 "红星志愿服务" 马甲,有的举着交通指引牌,有的递上冰镇矿泉水,急救箱里的藿香正气水在阳光下闪着银光。这支成立于 2018 年的护考队,已连续 8 年为高考保驾护航,累计服务考生及家长 3000 余人次。
68 岁的雷景亮老兵记得 2023 年那个特殊的护考日。一名考生临进考场前突然流鼻血,他立刻用急救知识帮孩子止血,同时让队友马占春骑电动车去附近药店买止血药。"当时孩子嘴唇都白了,他妈妈急得直哭。" 雷景亮一边用湿毛巾冷敷考生额头,一边讲自己当年参军时的趣事分散注意力,直到孩子情绪稳定走进考场。后来这位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特意写来感谢信:"您迷彩服上的红星,是我见过最温暖的光。"
在护考现场,总能看到一个特殊的身影——76 岁的军嫂王桂兰。她的丈夫曾是基建工程兵,去世后她主动加入护考队,负责为考生准备应急文具。"老头子当年建设深圳时吃了很多苦,现在我替他守护这些孩子,就像守护深圳的未来。" 王桂兰的帆布包里,永远整齐摆放着 2B 铅笔、橡皮和削笔刀,这些年她自费购买的文具堆满了家里的一个抽屉。新田社区党委书记刘忠奎感慨:"这些退役军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 ' 退役不褪色 ',他们的护考服务已成为社区一张闪亮的名片。"
银发学堂,老年大学的艺术荣光
"哆来咪... 注意气息要稳。" 每周三下午,新田社区老年大学电吹管教室里,卢硕祥正指导学员练习《这世界那么多人》。这支由昝仕清发起成立的电吹管班,从最初的 7 名学员发展到如今 42 人,教室墙上挂满了各类奖状,最醒目的是 2025 年全国 "悦行天下" 比赛金奖证书,卢硕祥和胡娜的二重奏照片被放大摆在荣誉柜最顶层。
65 岁的胡娜曾是工厂女工,退休后一度沉迷打麻将。"昝会长硬把我拽来学电吹管,说不能让我 ' 老年痴呆 '。" 如今的她不仅是乐队主力,还成了社区文艺骨干。去年在深圳市电吹管艺术联合会成立大会上,她和队友们演奏的《当那一天来临》赢得满堂喝彩,连专业评委都称赞 "没想到社区乐队有这么高水准"。胡娜翻出演出视频,画面里她穿着红色演出服,嘴角上扬的弧度里满是自信:"你看我现在精神头,比打麻将时好多了!"
舞蹈教室里,72 岁的付如意正在指导学员排练《梅花赋》。作为健身球操国家级教练员,她退休后主动到老年大学任教,带出的舞蹈队在全国全民健身桂林站比赛中获三等奖。
"这些学员刚来的时候很多人手脚都不协调,你看现在跳《五星红旗》多带劲!" 付如意指着墙上的二等奖证书,眼中闪着光。在她的指导下,舞蹈班还创编了《苹果香》,在深圳市踏青活动中一举拿下最佳编舞、最佳舞台表演、最佳节目三项大奖,演出视频在社区微信群点击量破万。
健康盾牌,科普讲座的生命护航
"王阿姨,您这血压有点高,降压药要按时吃。" 在新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讲座现场,北大医院心内科专家正为居民义诊。这场由老协组织的 "慢性病防治" 讲座,吸引了 80 多位老人参加,据统计,2025 年上半年,老协联合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 6 场,惠及居民 500 余人次,建立老年健康档案 327 份。6 月的反诈骗讲座上,华富街道派出所黄警官刚讲到 "杀猪盘" 骗局,70 岁的李大叔就举手发言:"上周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投资翻倍,幸亏看了社区发的防骗手册,没上当!" 昝仕清趁机展示了一组数据:自 2023 年老协开展反诈骗宣传以来,社区老年人被骗案件同比下降 72%。华润银行刘行长带来的 "防范非法集资" 宣讲更是干货满满,他用真实案例制作的 PPT,让居民们看得直点头。讲座结束后,许多老人围着昝仕清要防骗手册电子版,说要发给外地的子女。
爱尔眼科医院的义诊现场,81 岁的陈阿婆握着医生的手激动不已:"我这眼睛模糊半年了,一直舍不得去医院,多亏你们来社区检查!" 医生检查发现她患有白内障,立即帮她联系了免费手术。昝仕清在一旁记录着每位老人的检查结果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和病情。"老年人最怕生病,我们把专家请进来,就是要让他们少跑腿、少花钱,健健康康过日子。" 阳光下,他胸前的党徽与红星徽章交相辉映,像两颗永不褪色的星辰。
从晨光微熹的巡逻到暮色四合的课堂,从高考考场外的守护到健康讲座里的叮咛,昝仕清和他带领的老协团队,用182 天的坚守在新田社区编织出一张温暖的服务网络。当电吹管的乐声飘过社区广场,当巡逻队的脚步踏遍每条街巷,当老人们在讲座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,这些银发老兵用行动诠释着 "退役不褪色" 的誓言。正如昝仕清在老协年度总结会上所说:"我们曾用双手建设深圳,现在要用余生守护它,让每个老人都能在这里安享幸福晚年,这是我们基建老兵新的 ' 基建工程 '。"
在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里,这群平均年龄68 岁的老人,正用岁月沉淀的智慧与军人特有的担当,书写着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温暖篇章。他们的故事像一串串闪耀的红星,照亮了老年人的生活,也为 “百千万工程” 在基层的落地生根注入了最鲜活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