岁月轻语时光留痕之106——那些有趣的坡啊(1)
7月1日,是跑完咸丰马拉松的第二天,右腿后侧还是疼,拉不开筋。近十年时间,大大小小跑了上百场马拉松,真没这样疼过,可以想象29日的赛道有多么虐。光是看组委会为坡道取的名字,就略知一二:&濒诲辩耻辞;咬牙切齿坡&谤诲辩耻辞;“汗流浃背坡”“上气不接下气坡”“脚耙手软坡”,尤其27公里处的“陡陡坡”,长2.8公里,转一道弯就是一个坡,一个坡比一个坡高,大概转了有4、5、6、7个坡,是那种永远望不到头的节奏。所以,有人把咸丰马拉松戏称为&濒诲辩耻辞;坡&谤诲辩耻辞;马
都到39公里了,还有一个&濒诲辩耻辞;柳暗花明又一坡&谤诲辩耻辞;,简直让人欲哭无泪,笑得合不拢嘴。是的,不知为什么,我看到一个坡,就想笑,憋不住地那种笑。反正周围也没人,想笑就笑呗。
我早就做好了走路完赛的心理准备,早就知道这场赛事难度大。之前跑友莫姐也报了咸丰马拉松,却被拒绝参赛,我打电话为她争取。组委会的人说,赛道爬升800米,怕年龄大的人吃不消。万一出事,组委会负不起责,所以拒绝65岁以上的人参加。我当时心里就一咯噔,800米!这对于平时不刻意训练跑坡的人来说,难度确实有点大。
(其实组委会并没有那么坚持原则,某协会的跑友明显超过65岁,不是也上了咸丰马拉松的赛道嘛。)
想想也罢,报都报了,不能打退堂鼓,走也要走完。所以,看到赛道果然是一坡接一坡,坡坡相绕,盘旋向上,我就想笑。
看到飘逸在旗幡上那些有趣的坡名,我也想笑,什么希望坡啊,胜利坡啊,望城坡啊,似乎曙光就在前面,其实是在逗你玩。这些只是前半程的小缓坡,大坡在后面还没显露峥嵘呢。
看到大面积走路的跑友也想笑,看到自己也终于无法小跑着颠上坡顶更想笑。
其实,走路上坡也不轻松,两腿的后侧蹦得很紧,虽然我努力弯下腰向上攀登,还是喘不上气,到了最后几公里,两腿发软、发抖。有时想,要走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呢?真要6个半小时完赛?但无论怎么辛苦,也没想过要放弃。我知道,只要脚步不停,就一定可以抵达。
就这样笑着、走着上坡,飞奔着下坡。在后面的几公里,与530的兔子较劲,一会我超过他们,一会被他们反超。人家是有实力的,上坡也小跑,稳稳的。如果不是要按时完成任务,这些坡对于他们来说也不在话下。最后300米的时候,我再一次超过他们,以5小时28分31秒完赛。这是我跑马10年,倒数第二的最慢完赛成绩。倒数第一是2016年跑的第一场全马。
跑过拱门,听到一位女跑手在跟家人报捷:&濒诲辩耻辞;咸丰马拉松再多坡,再难跑,也被我拿下了。&谤诲辩耻辞;那一份骄傲溢于言表,这也是我的心声,虽然我并没想过要向什么人传捷报,但心里是沾沾自喜的。是的,再难又怎么样?还不是被我拿下!
我是在最后几公里的时候,给自己定下的目标,不能超过5个半小时。虽然一路上都有人在说,能完赛就好。但我总觉得,既然完赛,成绩也要尽量好看。虽然5个半小时与6个小时没区别,但在我心里,5个半小时以内,比较能让自己欣慰。
无论什么时候,人都要有目标,有目标就有动力。
之前一直是随心所欲地跑,边跑边看风景,边跑边拍照。
起跑后没有几公里,千军万马就跑出了县城,穿过田野,横过乡镇,一路马蹄哒哒,向坪坝营森林风景区一泻而去。
连绵的群山,一波接一波在前方引路,所有的山都被绿色的植物覆盖,被夜雨洗涤过的植物郁郁葱葱,绿得干净彻底。云雾不失时机地在山顶缭绕,将屡屡温情带给艰难的赛道。
如果是一马平川,这样的风景、这样的温度,会跑得很舒服。可惜,赛道不是这样安排的。20公里以后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
这天的大部分时间是阴天,偶尔有太阳出来,也有树木带来的阴凉。尤其是进入坪坝营森林风景区的那段赛道,道路两侧是笔直粗壮的松树,路不宽,两边的树冠相连,就形成了真正的林荫大道。跑进大道,立刻感觉清凉扑面。而且盘山公路上时不时还会飘洒一些小雨滴,若有若无地,抚慰一下奔跑中的疲惫。